时间: 2025-01-10 16:49:18
天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主要建设任务为:新建及改扩建规模化水厂7座;改造及延伸输配水管道约600km;新建智慧水务系统1套;对全县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设施设备进行提升改造;新建规模化水厂备用水源取水设施,配套建设备用水源管道共计约60km,项目建成后供水总规模将达到66200m3/d。为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保障项目安全、优质完成,项目法人天全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新管理模式,聘请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为项目建设提供包含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该项目“六项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如下。
一、查找机制
项目法人天全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全过程咨询单位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省坝导水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天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天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管理制度共计32项,包含《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预警预测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等。按照制度,项目法人组织参建单位采取直接判定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共计辨识施工作业类、机械设备类、设施场所类、其他(野外施工、消防安全)四类危险源26个,建立危险源清单并每季度动态辨识后进行更新。
二、研判机制
经项目法人组织参建单位对所辨识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逐一评价,判定新建水厂净水车间高支模施工、新建水厂回收水池基坑作业、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工程、管网施工中的边坡垮塌、坍塌,4个为重大风险(红色),3个为较大风险(橙色),2个为一般风险(黄色),17个为低风险(蓝色)。对4个研判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建立专项档案,并报天全县水利局备案。
三、预警机制
探索“人工+智能”监测预警机制,运用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施工区域高边坡、基坑,以及施工沿线地质灾害情况、山谷汛情等进行观察,实现关键位置和环节实施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委托科技公司开展深基坑变形监测。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实施24小时监控。明确预警条件,及时发布预警,2024年1至11月共发布预警46次。预警信息发布后,督促作业人员采取撤离、紧急避险等措施,并对人员是否安全撤离、避险进行复核。预警解除后对管控措施进行复盘与完善。在重点时段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规范填写值班记录,强化信息报送工作。
四、防范机制
项目法人组织参建各方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26个危险源分别落实现场管控责任人、组织管控责任人、监督责任人,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表。编制危险源管控措施清单,通过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设置风险公告牌、警示标志牌、岗位风险告知卡,开展安全交底、每日班前活动,让全员熟知所在岗位、所处环境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防范措施、应急措施。大力推进关键环节“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
使用无人机进行原材料的转运,切实降低了在地质不良地段原材料运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原材料转运效率。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制度,梳理有限空间14个,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配齐必要气体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每次作业均严格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专人检测、专人监督,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审批8次。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明确举报流程、奖励标准,鼓励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参建各方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截至2024年11月底,发现并登记安全隐患97项,均按期按要求完成整改。
五、处置机制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防洪度汛、地质灾害防范、森林防火等预案,组织开展了2024森林防火应急救援演练、2024防汛应急救援和超标洪水安全转移演练、地震安全疏散演练,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成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应急抢险队伍,与天全县人民医院、天全县消防救援支队签订救助协议。各作业班组配备防中暑、蛇虫叮咬、跌打损伤等常备药品,配备灭火器、救生衣、对讲机等应急物资。
六、责任机制
项目法人、各参建单位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完成项目法人、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其他人员、新进场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及岗位开展岗前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入岗。按照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并予以奖惩。项目购买了工伤险、安责险、意外险,进一步加强了保障。
责任编辑:李君
日期: 2025-01-10 16:49:18
编辑:李君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